文/恬静
信息爆炸的时代早起喊出,近几年真正感受到信息岂止是爆炸,简直是核扩散。古诗里“家书抵万金”,“锦书难托”“云中谁寄锦书来”,“不知有汉,更无魏晋。”“一骑红尘妃子笑”,说明当时获得外面的信息非常不容易,而今我们是“手机在手,天下遍走。”,你不想知道都不行,打开手机自动推送,你就看大街小巷,红绿灯十字,电梯里,两站一场,哪哪都是低头族,凑上去偷窥多数都是“希望你长按,拍视频不容易,动动你的手指点个小红星。”“希望你把这个重大消息扩散出去,让更多的人知道。”等等等等逼人就范的语气,播音主持专业的共鸣音,我慨叹中国人不论城市农村个个都可以成为网红达人,个个都是拍客高手,不用坐地日行八万里,移动手指在手机屏幕,就能一览众山小,你点个啥,立刻捆绑式连带辅助产品秒变而来,从前我不明白,我点民国的才子佳人奇闻异事,例如林徽因,紧接着金岳霖、徐志摩、梁思成等相关人物的新闻就会跟风在屏幕上推送,我要是无意中点了女儿杀母案,拍拍拍, 跟着就是一大批看得你头皮发麻,我这佩服那些促笔磨刀的,好像他们都身在现场,听着主角的每一句台词,真是情真意切,求的点击率无数,从前黑的能洗白,白的能抹黑,阅读者也跟着糊里糊涂。后来知道,这叫大数据有痕跟踪,也就是说你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网站商家的千里眼,科技真是把双刃剑。就这样,上班族在下班的闲暇时光,捧着手机被这些明星的八卦,名人的奇闻异事,一些所谓的“公知”散布的救国救民的言论所蛊惑,这还算是高雅的,一些底层草根,视频比较直接,网站投其所好,在看着痴痴的憨笑中度过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每天不知不觉,子夜时分,向午夜迈进,太太平平,安安稳稳,渐渐头发白了许多,秃了许多,30多岁开始愁着植发,面部肌肉开始松弛,女孩子急着美容保养,但为了看一些无聊的资讯,点灯熬油,劳命伤财,划得来吗?
那些东西真的是精神鸦片,有一天我幡然悔悟,小林漫画说得好“凡是说我的爱好:刷抖音,旅游,聚餐,拍照发朋友圈的都没有爱好。”我在网上查到了这样一句话“兴趣和爱好都和人的积极情感相联系,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是推动人努力学习、积极工作的有效途径。”注意“积极情感”“努力学习”“积极工作”,对于网上的写手他长期坚持这是他的爱好,他的确很努力工作了,但对于被动接受的读者不一定是好事情,更不是爱好,因为长期接受这些不能给你带来乐观向上情绪,只图一时快乐的精神产品,只能使你越来越沉迷,一天无所事事,心神不宁,特别是看到许多年轻的妈妈,不管不顾孩子,只管低头扣手机,造成许多孩子的意外伤害,扣的大体都是些无聊的东东。心中更觉得这些无聊资讯的可恨。
所以,我开始用行动来自觉抵制这些纷繁,对我来讲不看最好的资讯。腾空自己,培养真正的兴趣爱好,给自己满满的正能量,我重新拿起纸质版的经典去和屈原、陶渊明、唐风宋韵对话,在诗词中重新感觉自然的美,“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我的烦恼在诗词中找到了答案,我的失望在诗词中找到了希望。“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古人也有“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固切人之不媚兮,众果以我为患”的无奈。但更有“何灵魂之信直兮,人之心不与吾心同”的耿介,“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
读《简爱》我从中汲取力量,做女人就是要自信自立自强,简爱不是美丽的,她素面朝天,面对罗切斯特的强势她以柔克刚,保持着自尊和善良;面对那个神父表哥的威逼,他努力抗争。女性本弱为母则强,简爱没有做过母亲,但是她一直保持着刚强,使得他的两个追求者都对她望而生畏。
记得小时候家里的一箱小人书就是我像小伙伴们炫耀的最好的精神产品,家里的红灯牌收音机,马路上的大喇叭是接受外边资讯最捷径的工具,文革后期和改革开放序幕我从收音机里听到了《蓝色多瑙河》、《翠堤春晓》、《欢乐颂》,听到了《蔡文姬》、《屈原》,听到《小喇叭开始广播了》,现在工具多了,反而这些经典难觅了,我在网上想搜一下,许多次都是南辕北辙,我不知道是那个地方出问题了!现在教辅资料多了,学生挑花眼了,一提问都是程式化的答案;我们那时抢着老师的一本参考书,变成手抄副本,觉得捡到了宝贝,自己作答,自己编写。所以,我坚定要回到纸质阅读,那种古朴、踏实、幸福是难以言表的。
一天一天,一月一月,一年一年,就这样坚持着,终于摆脱了资讯焦虑的阴影,偶然也猫一两眼,但绝不沉迷,按时睡个美容觉,迎接新的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