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岭之恋 (2/5 )

文/山水之间

第二天,大涛如常在西屋吃完早饭,第一个迈入灶间在玉娟身旁停下,递给玉娟一张折叠的字条,玉娟不动声色接过字条迅速揣入衣兜。

待同学们吃过饭陆续离开后,玉娟顾不得收拾碗筷,从衣兜掏出字条展开阅读:

那天别君独自还,

千般思绪夜无眠。

生涯从此共连理,

花若有刺空喜欢?

左考虑,右思念,

只想问君再一遍。

时值严冬木凋零,

敢望桂花为我开?

有歌云:桂花开放幸福来。

大涛 12月15日

信递出去了,却如石沉大海不见回音。又是三天将要过去,大涛在房东孙大娘家如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此时,玉娟轮值做饭已经结束,她和女工们正在队部院里搓玉米。

大涛正转着沒招儿,就见孙大娘十六岁的老儿子大旦子正从外面回来,就对大旦子说:“你去队部把你娟姐给喊来 。”大旦子心领神会转身朝队部 奔去。

过了一会儿,房门吱呀一声开启,只见走进来的不是千思万盼的玉娟还能是谁!大涛喜出往外急忙迎上前去。未待大涛张嘴,那玉娟便轻启朱唇开口了:

“给我拿来纸和笔。”

大涛哪里还顾得上问用途,赶忙找来纸和笔递到玉娟手里。玉娟转过身背对着大涛,俯身趴在南炕沿上写了起来。写罢,未及起身说了句:

“我明天回家。”

这时大涛反应倒是挺及时,忙说:“把你家地址留给我。”

玉娟就又在那张纸的背面写上地址,站起身来一边将纸和笔递给大涛,一边笑嘻嘻地问道:

“你是什么时候有这种念头的?是不是受到了当地社员的影响?”

说完,不待大涛回话便转身出门朝队部走去。

望着玉娟离去的背影大涛一时有些失神,看到手中的那张纸又急忙低头读了起来:

桂花虽香树难栽,

欲想摘采何惧难?

挥锄洒汗桂树前,

耕者必享桂酒甜。

有人曰:贵人来到桂花开。

玉娟 12月18日

二篇 此一时也彼一时也

大涛读了玉娟的《答》开心不已,人家已经回答了,自已的心愿终于实现了,一片苦心总算没白费,但总该给人家表明态度才对。

大涛早晨起来伏案疾书,堵在孙老师家大门口,见玉娟出得门来,将叠好的字条递给玉娟,说道:

“我不方便送你,谨祝一路顺风!”两人挥手告别。

上了长途客车并坐好后,玉娟掏出那张字条阅读:

桂花香哟桂酒甜,

深情鼓励藏心间。

挥锄何惜汗如雨,

洒尽热血吾亦愿。

大 涛 12月19日

读罢,玉娟笑了。但不知她是被大涛那坚决彻底不留余地的誓言感动而笑,还是为大涛呈现的略显幼稚的心态而笑。总之她笑了,事情总算有了好的开端。

作者叹曰:年轻人最不缺少的就是一腔热血,所以,他们赌咒发誓总会把这一腔热血押上毫不吝惜,这是何等的奢侈怎不令人羡慕。

玉娟坐在沈城的家中,父母上班走了,弟妹们上学去了。经一上午忙碌,她将房间打扫得窗明几净整洁清爽,心中恬静安然极度适意。这时门被敲响,打开门便接到一封信,于是她赋诗一首:

闲屋独坐近向瞑,

忽闻外面叩门声。

起身缓步相向去,

一封书信到手中。

瞅着大涛寄来的的信,玉娟好生奇怪,这么厚里边都写了些啥呀?她打开了信:

玉娟:你好!

临别前你向我提出了两个问题,第一个我的念头始于何时?第二个是否受到了社员们的影响?当时没有时间回答,第二个问题容见面时当面探讨,这封信只回答你的第一个问题。

你问我念头始于何时,我想,还是将“念头”改为“心意”为好。因为“念头”总会让人联想起“图谋不轨”、“不良企图”之类的词汇,会曲解我对你的感情。那么,我对你的心意始于何时?用一个成语回答:正所谓源远流长啊。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我对你的心意也在萌发,有诗为证:

遍山野草绿,

偶见梨花白。

谁知春已浓,

竟在不意间。

盛夏时节,随着气温的攀升,我对你的心意愈加浓烈,产生了探求的渴望:

小豆苗,

长得好。

枝盛叶子茂,

遮住根底看不着。

欲将锄头去探,

又怕把苗儿碰倒。

金秋十月,是收获的季节,望着大地上的累累果实,我的心意也在成熟,我不止一次地憧憬那丰收的喜悦:

稻地黄一片,

忙割猛挥镰。

唯愿早归仓,

天天过新年。

隆冬时节冰封大地,我的心意却如烈火般在燃烧,直烧得日不思粟夜不成寐:

白雪染纸窗,

万籁静无响。

孤寂多转侧,

久难入梦乡。

我知道,如果不能向你表白,我迟早会被心中的烈火吞噬掉。那次邀你去菜窖择菜,即是欲借机向你表明心迹,可惜因我的笨嘴拙舌,机会白白错过了。虽然让你见笑了,还好,总算表白成功,不然会悔恨终生。

……

玉娟,今日有你相伴,此生不再孤单。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迎接美好的明天。

祝愉快

大涛 12月19曰

身在盘岭的大涛十二月二十三日盼来了玉娟的回信。接到信立马展读:

大涛:你好!

来信收到。刚接到这封沉甸甸的信着实吓了一跳心想这都写了些啥呀写了这么多。待打开信,就感受到了你那强烈的心意扑面而来,霎时间扰乱了我这颗平静的心。说实话,我是歇了几次才将信读完的。2 (20)

大涛,谢谢你的心意,让我首次尝到被人关爱的滋味。但是,我仍然心存深深的忧虑,这情感真实吗?是否是在梦幻之中!

请别误会,我绝不怀疑你心意的真诚。我想说的是,这个世界容得下这份情感么?它应该与这个世界并行存在,一虚一实互不兼容。有一天,当我们从情感世界醒来时,终将面对真实的现实,那时,我们的情感将安放何处?

大涛,对不起,我可能给你带来了负面情绪。但我只是想将自己真实的思想坦露给你,期待得到你的指导。

……

祝安!

玉娟 12月21日

读罢信,大涛很是感慨,其实他对玉娟的想法深以为然,在大环境下,哪一位知青的心理又是轻松的呢?只不过玉娟表现得更加悲观一些而已,是五十步和百步的关系,谁也不比谁强多少。

不过现在不一样了,玉娟是自己最挚爱的那一个,帮助她为其心灵抚慰走出困境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啊!

大涛立即提笔给玉娟写信,帮助玉娟分析和认清形势。从思想认识到身边的某些具体事物的应对之策,都作出提示,尽最大努力促使玉娟能够乐观起来,过好每一天。

就这样,大涛与玉娟不论分别两地还是同处盘岭,开始了长达八个月的书来信往、被文人称为“柏拉图”式的恋爱历程。下面的小诗即是写照:

当面相见不相识,

背后鸿雁书频传。

白日放歌哼小曲,

夜有好梦常相伴。

大涛渡过单恋煎熬期,如愿进入恋爱期,夜里做梦都能笑出声来。殊不知,同屋的于农同学却是处于煎熬之中不能自拔。某天夜里,当大涛从睡梦中笑醒,发现于农正在翻煎饼,遂问:

“贤弟,你这是怎么了?”

于农道出了实情。原来他一直暗恋着青年点同学菲姑娘,于农胆子可不小,之所以一直未向菲姑娘表明心迹,并非不敢而是自认条件不允许。

菲姑娘个子不高但长得明眸皓齿且话泼幽默,充满了青春话力。其父是医院著名主任医师属知识分子家庭。于农形象上与之并不般配又是普通工人家庭,因之,于农只有暗恋,哪敢付诸行动!

打破于农平静心情的正是大涛,眼见得大涛求爱成功顺利步入恋爱期,于农就有些蠢蠢欲动。怎奈双方差距实在太大,不知成功几率能有几何,这就搅得于农睡不着觉翻起了煎饼。

听罢于农的讲述,大涛就以过来人的身份为其指点迷津:

“你们俩的个人和家庭条件确实差距挺大,正常情况下是不般配的,问题是,现在不是正常情况,都在乡下前途未卜,个人模样家庭条件都帮不上什么忙,你的工人家庭的身份反到比她更有优势。

“更何况在穷乡僻壤的小山沟,大家都处于苦闷情绪中,一句暖心的话一个善意的帮助都会获得好感,如果再加大点力度没准就会俘获芳心呢。没听过一句话趁机下手么,虽然听起来上不得台面,但时机不容错失。

“再说了,如果不成功就做回同学不就结了,一个大男人为了追求幸福掉价丢面子又有啥了不得的!”

大涛的一席话恰如醍醐灌顶让于农茅塞顿开。他说:趁现在农闲,我明天就请假回城。因菲姑娘现正在家里。

待于农从沈城返回盘岭,从他眉飞色舞的神态,大涛就知道这家伙成功了。于农给大涛描述当时情景,菲姑娘的反应是出人意料地积极,让于农体验了一把喜从天降是怎样的感觉。

当大涛和玉娟还在书信传情进行“柏拉图”式恋爱时,后发的于农和菲姑娘已然迅速步入如漆似胶的热恋中。

一过了二月,生产队就要准备农耕了。大涛向生产队长提出辞去仓库保管员的请求,当了这一段时间的仓库保管员,大涛最大的感受就是脱离群众。

忙活仓库的活计不那么累甚而有些清闲,但脱离了一线劳动的同时,也脱离了众社员们的视线。

这在大涛眼里绝不是什么好事,下乡绝不可图清闲,最终目的是尽早抽调回城,而表现突出受到社员们的一致好评,才更有机会抽调回城。

当这个仓库保管员至少有一半时间脱离大帮劳力,你表现好与不好谁给你评价!当上这个仓库保管员,正是因为劳动表现好被社员们认可的结果。没有社员们的认可,如何早日回城?

大涛如愿辞去了仓库保管员职务,重又回到一线大帮劳力队伍中。时间没过多久生产队长张老叔又找到他,要安排他担任良种制种员工作。

这是全县统一开展的粮食优良品种制种工作,目的是改良品种提高粮食产量。盘岭六队接到的任务是是培育“吉双四号”玉米新品种种子。

为此,队里选择南沟一块开阔地作为制种基地,隔垄种植父本和母本。玉米是自株授粉植物,关键点在于在授粉期要拔除母本的雄花,通过父本异株授粉,实现坮育优良品种的目标。

这个项目的难点在于,从播种开始就要通过错开父、母本的播种时间,及后期浇水施肥等措施,确保父、母本同时达到授粉期。这个活让大涛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整个培育过程,他只是负责掌握播种、除草、施肥、浇水及去除花蕊的时间节点,指导社员按规定操作,既不离开土地也不脱离一线,大涛痛快地应承下来。